時間:2022-03-25來源:南國早報客戶端作者:蔣保平 梁貴 何凝瀏覽次數:63
編者按:據南寧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辦公室所發布的數據,截至2021年11月底,南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50394輛,其中2021年1至11月底增量為24763輛,新能源車正加快步伐走進尋常百姓家。
近日油價持續上漲,使得換購又一次成為車主熱議的話題。新能源車是否因油價得益?使用體驗如何?用車是否劃算?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。
油價猛漲,新能源車更香了嗎?記者調查發現……
“無油才能無慮”“是時候成為尊貴的新能源車車主了”“向之前被嘲笑的新能源車車主道歉”……3月以來,隨著成品油價格連續大幅上漲,95號汽油進入了9元時代,燃油車車主叫苦不迭,紛紛通過調侃段子安慰自己。與此同時,新能源車在網絡段子中被吹向風口,似乎整個行業在一夜之間成為躺贏者。對此,記者走訪了市場,卻發現新能源車行業從業者沒能笑得起來。
▲許多南寧市民對新能源汽車展現出濃厚興趣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油價對銷售影響不大
網絡各種關於油價的調侃段子,在3月18日達到高潮。與燃油車車主的哀嚎不同,部分新能源車車主向朋友們講述了新能源車的好處:“購買電動汽車免購置稅”“在南寧停車費半價”“電動汽車續航裏程接近一箱油”……
3月20日,記者走訪了西鄉塘區和青秀區一些大型商場的新能源車銷售點。在萬達廣場安吉店內的小鵬體驗店中,到訪看車的人不少。一名顧問告訴記者,當天晚上該品牌旗下車輛售價向上調整,各車型上漲幅度均在萬元以上,所以不少意向購車者抓緊時間來看車下定。該銷售顧問表示,最近幾日他們的銷售成績不錯,展銷點的五六名顧問都有開張,從下定到交車大約需要等待六至七周。不過他認為油價上漲對新能源車的銷售貢獻有限,“畢竟車輛屬於大件消費,購買前大家都會綜合考慮自己的情況,暫時沒發現有人因為幾塊錢的油價變動而衝動購車”。
▲新能源車售價輪番上漲,圖為一品牌體驗店。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蘇華 攝
在同一商場,已經漲價或者尚未有調價消息的品牌新能源車體驗店內,人氣淡得多,一些銷售點內甚至空無一人。其中一家體驗店的銷售顧問透露,該品牌新能源車輛漲價前幾天,已消化了一批意向購車的用戶,最近幾天店內比平時要冷清,需要一些時間消化車價調漲帶來的影響。另一品牌的銷售顧問表示,如果油價長時間持續上漲的話,或對新能源車消費情緒的回升有幫助。
車價在年內接連上漲
據媒體報道,2月底以來,全國已有近20個品牌超40款車官宣漲價,上漲幅度從數千元至兩萬元不等。其中,特斯拉在一周內接連兩次調漲,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航版價格在3月15日均上漲1.8萬元後,已較一周前累計上漲了2.8萬元。而多數新能源車品牌的上一次漲價,距今尚不到三個月。
相比各品牌車型紛紛漲價,有的車型幹脆暫時不賣了。據了解,歐拉好貓全係車型上漲6000元以上,且麵向中低端的黑貓、白貓已暫停接單。歐拉一廣西經銷商的管理人員解釋說,黑貓、白貓兩款車的售價本就隻有七八萬元,在當前成本情況下要實現盈利,每輛車售價得上調百分之二三十,漲幅太驚人,也不現實,不如暫停接單。
記者了解到,盡管接連漲價,但交車速度並不見得加快。大部分品牌的交付時間需要一個月以上,有的品牌甚至需要四到五個月。價格上漲、交付時間長,讓銷售人員倍感壓力,有經銷商私下表示:“售價上漲之後,銷售難度明顯增大。”
▲一市民正在某商場內的新能源車體驗店看車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漲價潮暫無結束跡象
據業內人士介紹,之所以出現大麵積的密集漲價,除了有補貼退坡的因素外,還與原材料價格暴漲有關。今年以來,鈷、鋰、鎳等原材料價格暴漲,其中碳酸鋰的價格從1月的30萬元/噸跳漲,3月價格已經上漲70%到達50萬元/噸,而鎳也在最近一度衝上10萬美元/噸。
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廠家對於售價接連上漲的情況也頗為無奈。一名銷售顧問談及漲價一事時多次解釋說,並非廠家故意製造緊張氛圍,更不是什麽饑餓營銷的手段,純粹是因為成本上漲過快,熬不住了才敢把價格往上拱一拱。
續航焦慮?新能源車香不香,誰用誰知道
這幾年持續升溫的新能源汽車,趁著油價上漲順勢火了一把。新能源汽車真有那麽“香”嗎?除了用車成本,是否存在著充電不便利、續航焦慮、安全隱患等方麵問題?記者通過幾位新能源車車主的體驗,看看新能源車到底香不香。
▲小區能否安裝充電樁成為許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因素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續航焦慮 新能源車主的心病
新能源車走進千家萬戶後,續航裏程不足、充電難等焦慮就伴隨著車主們。由於用車習慣的不同,加上季節氣溫的影響,很多純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往往會比廠家宣稱的數值有所縮水。不少受訪車主都表示,剩餘電量在30%-40%時就已開始焦慮,電量降低至10%-15%時,基本就不敢開車了。
南寧市民王先生於2017年購買了一輛寶駿E100,續航裏程隻有155公裏。由於續航能力不高,王先生用車小心翼翼,平時隻在市區開,用來上下班、買菜代步。遇到上下班高峰期,還得想辦法避開擁堵路段,以免車輛在反複啟停中耗電更快。尤其在夏天,有時為了保持車輛續航裏程不迅速衰減,不敢開空調,隻能犧牲駕乘舒適性。
▲家裏沒有充電樁的車主用車麵臨許多難題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除了續航焦慮,充電是否便利也是困擾新能源車主的主要問題。據了解,目前市麵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都免費提供家用充電樁的安裝服務。但是,小區物管普遍都要求車主有產權車位才可以安裝充電樁,出於可能會出現的安全隱患等考慮,也有可能物管不讓安裝充電樁。上班族小莫今年2月份剛入手一輛新能源車,但是他居住的小區不允許安裝家用充電樁,他隻能到離家附近3公裏的公共充電樁充電。每次使用快充耗時一個多小時,如果遇到充電樁滿座的情況,他要排隊或另尋其他公共充電點,無形中增加了不少時間成本。
▲新能源車正在充電。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蘇華 攝
智能科技 提升車主用車體驗
據了解,除了充電費用低,酷炫的外觀、豐富的功能配置、智能科技的融入等因素,也是促進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重要理由。人臉識別、智能語音、手機互聯、自動輔助駕駛……如今,越來越多“黑科技”,提升了新能源車主的用車體驗。
車輛搭配車門感應係統,攜帶鑰匙靠近車輛時,車門會自動開啟,待上車落座後,踩下刹車,車門便即刻關閉。南寧市民周女士早在2017年就購買了一輛全進口的特斯拉Model X純電動車,她表示當時完全是被滿滿的科技感打動。“車門感應設計非常前衛,提升了用車感受,還將雙手解放出來。”
今年1月份剛提車的南寧白領陳女士,對其選購的一款埃安純電動車所帶來的智能交互體驗也很稱道:“就連打個哈欠,車載智能係統都能自動識別,並提示我是否調節空調溫度;智能係統還能識別車內有人吸煙,然後自動打開全車車窗。”
除了智能化,娛樂化也成為新能源車主用車新體驗。陳女士表示,平時周末到南寧周邊遊玩,通過車載大屏和專業音響,可以無縫切換愛奇藝、騰訊視頻、抖音、唱吧等熱門App,煲劇、聽歌、唱K都隨心所欲,車廂化身娛樂場。
▲此前五菱發布的新能源敞篷概念車曾在網絡引發熱議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業內人士表示,隨著新能源與智能技術的發展,新能源車不再隻是一種代步工具,而是從信息孤島逐漸走向網聯互通,成為一個承載出行、生活、娛樂、社交等場景的移動智能終端。
售後服務 期待盡快完善配套
不可否認的是,目前在技術方麵以及售後服務體係還有不少待提高的地方。李先生最近剛買了一輛比亞迪“宋Plus DMi”油汽混動新能源車,對百公裏用車成本不超過20元的感受直呼太爽。但他同時發現,車輛在油電模式切換過程中,有十秒鍾左右發動機聲音特別大,售後網點的工作人員卻沒能解答,隻能上報廠家等待進一步解決方案。此外,他認為南寧的公共充電樁配套密度還是不足,主要集中在商場、寫字樓、農貿市場等人流較為密集的地段,經常會遇到排隊充電的情況。
▲新能源車正在充電。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蘇華 攝
業內人士表示,與傳統汽車形成較為完善的售後服務體係不同,新能源車領域的售後服務體係大都是沿用傳統汽車的原有體係,或是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。不少品牌新能源車廠設立的可供解決售後問題的4S店或服務站數量還遠不足。由於相關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、售後網點也不夠多,加上技術人才的缺乏,新能源車的售後服務體係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新能源車真的比燃油車更省錢?記者算了一筆賬
在網友的口中,新能源車最大的賣點就是省錢,然而選擇新能源車真的就是最優解嗎?從購車、用車到保養、維修,在日常使用中和全生命周期裏,新能源車真的比燃油車更省錢嗎?
▲新能源汽車在南寧各大小區停車場並非稀罕物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能耗費用:新能源車真的很香
記者注意到,自油價上漲以來,各新能源汽車品牌紛紛轉變營銷話術,開始拿油價作文章。威馬汽車CEO沈暉在個人微博表示,5年省下的油費差不多等於4個LV或愛馬仕入門款包包。網約車主黎師傅告訴記者,自己從早跑到晚,裏程數比較多,“使用居民生活用電比較便宜,有時也會在外麵充,近段時間油價連漲後,電動車的優勢就更加突出了”。
根據有關研究表明,新能源車(純電動)平均每百公裏的耗電量在10~15度左右,折算下來每百公裏的充電電費在5.28~7.92元左右;同樣是轎跑車型,以排量2.0T的燃油車為例,在市區裏的油耗大約在百公裏8~10升,以當前最新的95號汽油價格9.4元/升來計算,每百公裏的燃油費就是75.2~94元。這樣一對比,開燃油車的能耗花費是電動車的10倍以上。
車主藍先生家住老舊小區,沒有固定車位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,必須到外麵的公共充電站充電。公共充電樁的基準價格1.5元/度起步,貴一點接近2元/度,很多充電樁都安裝在停車場裏,還得另交停車費,這樣下來每百公裏的電費需要15~25元,並沒有廠家宣稱的那麽省錢。
▲南寧街頭隨處可見新能源共享汽車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購車成本:新能源車售價偏高
記者從新能源汽車銷售人員處獲悉,一般選擇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,很重要的因素是豐厚的補貼。此外,新能源車免購置稅,也能為車主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。
看似優惠不少,但記者走訪中獲悉,幾乎所有品牌,旗下同一型號或是相同檔次的車型,新能源車的售價一般要比燃油車的售價貴5萬元左右,有的甚至近10萬元。而那些專攻新能源車的“造車新勢力”,更是把價格提高了幾個檔次,主打車型都接近30萬元。
資深汽車銷售員劉路介紹,近兩年來,新能源補貼標準在逐漸減少,甚至連“免征購置稅”的待遇都將取消。此外,去年發布的《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》擴大了電車保險責任範圍,導致保費隨之上漲。
不同於燃油車,新能源汽車的投保基數按補貼前的價格計算,花費同樣價錢買入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話,後者的保費通常更貴,但在賠付時,新能源汽車卻隻能按照購車發票上的支付價格計算。
▲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領域逐步發力。南國早報 易治平 攝
後續養護:燃油車整體更劃算
燃油車時代,常以“零整比係數”來表示品牌車輛維修成本的高低。直白來說,維修費用的高低將由汽車後市場的零配件價格來決定,零配件單價越高的車型,後期的維修費用越高。
在新能源汽車時代,“零整比”也成為一大痛點。專業數據公司 We Predict曾對近5年1900萬輛汽車的服務和維修進行研究,發現電動車的維修成本是燃油車的1.6~2.3倍。
某品牌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人員向記者表示,新能源汽車零配件貴,主要是因為在新能源汽車後市場中,副廠件比較少,配件都集中在廠商手裏。此外,新能源車型的更新迭代很快,“可能去年車型的零配件,今年就用不了。對於維修市場來說,銷量規模上不去,成本自然降不下來”。
“大部分二手車商不收新能源車。”二手車銷售員唐先生介紹說,燃油車三年保值率在45%~65%之間;而新能源汽車保值率偏低,國產品牌三年後的保值率還不到40%。若按5~8年保值率計算,燃油車則明顯高於新能源車。新能源汽車保值率低,是因為車輛使用三至四年後電池壽命縮減,需要換電池,如果廠家沒有贈送電池質保,車主往往要花數萬元更換。車主伍先生購買了一國產品牌新能源車,四年後想換電池,4S店告知他費用需4萬元,已超出這款車的現有價值。
眾所周知,新能源汽車貴在電池,有意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,盡量選擇電池質保期長甚至是有終身質保的品牌。
投資小通有話說:你購入新能源了嗎?有購入的打算嗎?不妨做好市場調查,綜合考慮多方麵因素,找到心儀且的車型吧!投資凯时k66登录通網(www.angeleshuerta.com)專為廣西投資凯时k66登录業主打造,為您提供投資資訊、行業新聞,歡迎注冊登錄!
發表評論
共有 0 條評論
最新評論